AmightyWind 聖靈全能風事工 | 賓客預言
伊甸園圓頂的夢
我的兒子作了一個關於伊甸園的夢。他看到了伊甸園,它在耶路撒冷的下面。這是他在2001年11月14日作的夢。在異夢的下面有來自一位女先知更多的解釋。
〔括號中的文字是解釋〕
夢境開始:
他看到岩石圓頂(圓頂清真寺),他看到圓頂的下面,他繼續往下看,透過金屬管和支架,直到地下很深很深的地方,他就像是一個照相機一樣,可以看到地底下的景色,然後他的目光停了下來。他看到一個巨大的圓頂,裡面是伊甸園。伊甸園裡有兩個巨大的天使,他們的翅膀是張開的。他們使這個圓頂保持關閉,這樣即使伊甸園被發現了人也不能進入。天使們創造了一個力場,確保圓頂繼續保持關閉,這個圓頂看起來就跟力場一樣。
〔伊甸園是亞哈威為祂的子民所創造的完美環境。但自從人類墮落以後就被隱藏了起來。就比喻上來說,自那以後世上就沒有其他類似伊甸園的存在了。當撒但掌管這個星球成為「這個世界的神」之後,我們的星球就處在一個詛咒之下。被魔鬼控制的勢力利用旨在使這個星球再次成為伊甸園的發明反而來殺人和毀滅。所以伊甸園被隱藏起來了,由天使守護著,表明某些對世人隱藏的事直到合適的時候到來。伊甸園現在無法存在,因為它會被臨到這個世界的詛咒所玷污。〕
那裡有那麼多的動物和植物,是我的兒子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
〔地球將會重新充滿所有的動物和植物,包括起初存在過的,加上許多我們沒有聽過或看過的動植物。〕
有兩個男人,一個看起來九百歲左右,留著長長的白鬍子,另一個看起來約二十多歲。兩個人都帶著Yamaka(猶太小圓帽)。他們看起來一模一樣,除了年齡和鬍子,他們有一樣的眼睛、鼻子和表情。他在猜測他們的確切年齡,由於某種原因他想知道那個人是不是挪亞。這兩個人彼此用一種奇怪的語言交談,也許是希伯來語。我的兒子能明白這些話「祂要來了」。他不知道他是怎麼聽懂的,他認為那個語言可能是希伯來語。
〔伊甸園以這兩個男人作為表象:一個是古老的,另一個是嶄新的。〕
他們停止了交談,圓頂開始在地下搖晃,它開始升高,通過支架和管道,它直直升往地面,然後開始到達地面,把岩石圓頂(圓頂清真寺)頂了起來,然後他看見圓頂清真寺爆炸了,取而代之的是位於耶路撒冷的伊甸園的圓頂。
〔這個爆炸是確確實實的爆炸。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會在未來某個時候引爆圓頂清真寺,並歸咎於以色列政府,以此為藉口發動戰爭。阿拉法特在美國有線電視CNN新聞網採訪時無意中洩漏了這個計劃。當他意識到自己所說的話後,拿下了麥克風站起來離開了演播室。這個爆炸象徵著剷除這些與亞哈威的子民抗爭的殘暴者,預示著和平的來臨。看到圓頂清真寺正好在伊甸園的上面,象徵著神子民的仇敵如何壓制著和平,但它不久後將被移除。〕
人們都盯著伊甸園圓頂看,力場被挪去,天使們走到入口那裡,這樣沒有人能通過。巨大的天使們拿著兩把發動火焰的劍以防止任何人進入伊甸園。但是植物開始越長越大,藤蔓爬出圓頂,開始生根發芽遍佈耶路撒冷,植物在到處生長,數百種動物在伊甸園的圓頂下繁殖。我兒子說,當這發生的時候,天使大喊,聽起來像哈克阿(HAKERA),發音像是哈克-阿(短音阿)。許多人在天空中看到一道明亮的閃光,從世界各地消失了一些人,他們重新出現在伊甸園的圓頂裡。力場再次出現在伊甸園的圓頂上,然後它射向天空,帶著所有愛亞呼贖阿/耶穌的人。然後他看見了天國,人們從伊甸園的圓頂裡出來了。
〔新的伊甸園就是天國〕
這個年輕的男孩才十三歲,他仍然喜歡稱呼亞呼贖阿為耶穌,所以為了這個原因我才包括耶穌的名字。
〔來自一位女先知的更多訊息〕
我為此做了禱告,亞呼贖阿告訴我要閱讀啟示錄20-22章和第4章。而且還不只是如此,我回想起一個月前或兩個月前做的千禧年異夢,都很相似。所以這有什麼意思呢?
當我這樣回想時,我聽到來自亞呼贖阿的聲音,這是肉耳聽得見的聲音。
伊甸園是新耶路撒冷的種子。在圓頂清真寺被建造時,人知道它下面是什麼。天使看守著伊甸園,那行可憎之事的將會先到那裡(圓頂)並設法找到它。他知道他無法找到它,所以提前獲得資金來摧毀伊甸園的圓頂。
那兩個男人是兩位見證人的象徵(註:當時亞還沒有賜下兩位見證人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啟示),也是我們相信會在彌賽亞亞呼贖阿返回臨近時來到那裡的兩位信使。我聽到祂說,摩西和以利亞在這上面。
人們消失又在伊甸園的圓頂裡出現——是否象徵著另一個賜給以莉莎法妳的肉耳可聽的話語?因為我聽到這些話:首先一個被提,然后另外一個被提,為了那些我所爱的人。這是不是真正的被提呢?因為每個人都出現在那裡又瞬間到達天國。
這也是象徵著如阿克.哈.古德西的物質界的約束。因為一旦新娘被帶離這個世界,隨後大災難就會來臨,敵基督將會被揭示。
伊甸園仍然保持聖潔,因為那是天國耶路撒冷的聖潔種子。要記得,新耶路撒冷是得贖之人的居所。
這就是現在神賜予的全部解釋,如果還有額外的,我將會發給你們的。我會張貼這個異夢給一些人,以便看看有沒有更多關於它的解釋。
* * * * * * *